教育理念的革新实践
源自1996年存志教育基因的传承,这所新兴学府将诸葛亮《诫外甥书》中的"志当存高远"精神注入办学血脉。区别于传统教育模式,学校构建"阳光成长-潜能激发-志向引领"三维培养模型,在浦东新区打造占地3.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慧校园。
师资配置的三大突破
教学团队构成呈现显著特色:87%教师毕业于清北复交等学府,其中5位国家级竞赛教练,12位教师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经历。师生比例控制在1:2.5,实现每个学生享有专属成长导师。教师团队每周开展跨学科教研,开发出37门校本特色课程。
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
学校独创"三阶四维"课程架构:
- 基础夯实阶段: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,采用分层走班制
- 能力拓展阶段:开设STEM融合课程与学术论文写作
- 志趣培养阶段:对接高校实验室的课题研究项目
教学实施的五大特色
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独特模式:每日晨间的学术沙龙、双导师制项目学习、跨年级学术共同体、实时学业大数据分析系统、海外名校研学通道。这些特色使得近两年毕业生中,92%进入双高校,8%获得世界前50大学录取。
硬件设施的智能化升级
校园内设创新实验中心,包含人工智能实验室、数字媒体创作室等12个专项空间。图书馆实行智慧化管理,与上海图书馆实现资源互通。运动场馆配置运动数据采集系统,科学指导体能训练。
学生发展的多维路径
学校建立三大发展通道:
- 强基计划专项培养
- 国际课程选修模块
- 艺术特长发展中心
- 科技创新孵化基地
通过定期举办的存志学术峰会,学生可直接对话院士学者,近两年已有23个学生课题获得市级以上奖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