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688-0112
评估维度 | 学校 | 国际学校 | 私立院校 |
---|---|---|---|
入学考试要求 | 需通过AEIS统考 | 英语能力测试+学科评估 | 滚动式入学审查 |
课程体系特征 | 国家课程标准 | IB/AP国际课程 | 融合式教学大纲 |
新加坡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,每年约38%的国际学生选择学校路线,42%倾向国际教育体系,其余20%通过私立院校完成过渡。不同教育体系在学术要求、培养方向及升学通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新加坡初中实施分流教育体系,学生在完成小学离校考试(PSLE)后,根据成绩进入不同学术流线。国际学生需通过AEIS/S-AEIS标准化测试,考试内容涵盖英语与数学核心学科。
剑桥O水准考试作为升学分水岭,成绩前20%的考生可申请初级学院(JC),其余学生多数进入理工学院(Polytechnic)。近年政策显示,理工学院毕业生升读公立大学的比例稳定在15%-18%区间。
采用IB课程的国际学校在9年级设置MYP项目,着重培养研究能力与跨学科思维。课程评估包含个人设计、社区服务等多元维度,与学校的考试导向形成鲜明对比。
IBDP阶段要求学生在六大课程组中各选一门,并完成扩展论文(EE)和知识理论(TOK)。2023年IB全球统考数据显示,新加坡考生平均分达到38.5,显著高于全球平均的30.2分。
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,升学策略需差异化制定:
从国内课程体系转入新加坡教育环境,需特别注意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差异。数学学科方面,新加坡课程更强调建模思维与应用题解析;英语教学则侧重学术写作与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。
建议过渡期学生提前完成以下准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