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国外大学看重学生的学术成绩,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全人教育和综合素质。
  • 为学生安排了选修课程,拓展非学术经历,让学生在升学申请中脱颖而出。
  • 毕业即获得世界高校的学位证书。

400-688-0112

新加坡三大升学路径深度解析

来源:上海来弗士国际高中 时间:09-01

新加坡三大升学路径深度解析

升学路径选择关键要素

评估维度 学校 国际学校 私立院校
入学考试要求 需通过AEIS统考 英语能力测试+学科评估 滚动式入学审查
课程体系特征 国家课程标准 IB/AP国际课程 融合式教学大纲

新加坡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,每年约38%的国际学生选择学校路线,42%倾向国际教育体系,其余20%通过私立院校完成过渡。不同教育体系在学术要求、培养方向及升学通道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
学校升学机制

新加坡初中实施分流教育体系,学生在完成小学离校考试(PSLE)后,根据成绩进入不同学术流线。国际学生需通过AEIS/S-AEIS标准化测试,考试内容涵盖英语与数学核心学科。

剑桥O水准考试作为升学分水岭,成绩前20%的考生可申请初级学院(JC),其余学生多数进入理工学院(Polytechnic)。近年政策显示,理工学院毕业生升读公立大学的比例稳定在15%-18%区间。

国际教育体系特点

采用IB课程的国际学校在9年级设置MYP项目,着重培养研究能力与跨学科思维。课程评估包含个人设计、社区服务等多元维度,与学校的考试导向形成鲜明对比。

IBDP阶段要求学生在六大课程组中各选一门,并完成扩展论文(EE)和知识理论(TOK)。2023年IB全球统考数据显示,新加坡考生平均分达到38.5,显著高于全球平均的30.2分。

升学年龄关键节点

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,升学策略需差异化制定:

  • 12-14周岁:重点准备AEIS数学与英语适应性训练
  • 15-16周岁:需在O水准备考与国际课程衔接间抉择
  • 17-18周岁:根据A水准/IBDP成绩规划大学申请

课程衔接注意事项

从国内课程体系转入新加坡教育环境,需特别注意学科知识的结构性差异。数学学科方面,新加坡课程更强调建模思维与应用题解析;英语教学则侧重学术写作与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。

建议过渡期学生提前完成以下准备:

  • 系统学习新加坡数学解题方法论
  • 强化学术英语写作规范训练
  • 熟悉电子学习平台操作流程
校区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