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
中英教育协同创新实践
作为沪上首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,克勒国际部与英国百年名校高尔中学建立深度战略合作。这种跨地域教育协作不仅体现在双学籍认证体系,更形成教师联合教研、课程互补优化的常态化机制。学生在完成国内基础教育的同时,可同步获取英国中学学分认证。
教学团队由具有IB、AP等国际课程执教的教师与英国外教共同组成,采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。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科界限,在保持CAIE考试局核心课程优势的基础上,开发跨学科的专题研究项目,如"人工智能伦理研究"、"全球化经济案例分析"等实践性课程。
教学实施特色解析
个性化学习空间构建
实行5-8人精细化班级配置,师生比严格控制在1:3以内。每位学生配备专属学术导师,通过动态学业评估系统,每学期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。教学区域设置项目研讨室、学术写作指导中心等特色功能空间,支持自主探究式学习。
三维学术能力培养
课程体系涵盖学术基础课程、素质拓展模块、研究实践项目三大维度。除常规A-Level课程外,增设EPQ研究性学习认证项目,指导学生完成从选题立项到论文答辩的全流程学术训练。近三年累计获得国际学科竞赛奖项127项,其中牛剑入学笔试达62%。
升学竞争力锻造体系
升学指导中心采用"早规划、全过程、精准化"服务模式。从十年级开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,每周开设大学先修课程与职业探索工作坊。与剑桥、帝国理工等23所海外名校建立信息直通机制,定期组织模拟面试与文书指导专项培训。
背景提升专项计划
设立国际竞赛辅导中心,重点突破AMC数学竞赛、BBO生物奥赛等主流赛事。暑期开展海外科研项目,与德国慕尼黑大学、比利时鲁汶大学等合作开设实验室开放计划,学生可参与教授主导的前沿课题研究。
全球教育资源共享
依托英国合作校资源,学生可申请参与牛津夏校、伦敦政经学院学分课程等学术项目。定期举办跨国文化节,与澳大利亚圣保罗文法学校、美国格罗顿中学等开展线上联合课题研究,培养跨文化协作能力。
区位与教学保障
主教学区位于虹口区教育核心地带,轨道交通3号线、8号线交汇处,周边配套完善。教学场所配备智能教室系统、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设施,图书馆藏有原版学术著作3000余册,订阅JSTOR等国际学术数据库,满足高阶学习需求。
质量监控机制
建立三方评估体系,由学科教师、外方督导、家长代表组成质量监控委员会。每月发布教学白皮书,公示课程实施进度与学生发展数据。实施"课堂观察-学生反馈-教学改进"的PDCA循环,确保教学质量持续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