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大LEC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析
国际化师资配置体系
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重点建设项目,LEC国际教育整合全球排名前30高校的终身教授资源。目前签约教授涵盖计算机科学、生物医学、金融工程等130余个前沿领域,其中85%的导师具有十年以上教学研究经验。
师资类型 | 覆盖学科 | 平均教龄 |
---|---|---|
常春藤联盟教授 | 人工智能/金融数学 | 12年 |
G5精英导师 | 生物工程/数据科学 | 9年 |
学期制研究课程设计
项目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,每个学期聚焦特定现实课题。以2023年秋季学期为例,课程设置包含三个核心阶段:
- 阶段:跨学科理论框架构建(8周)
- 第二阶段:实证研究方法训练(6周)
- 第三阶段:学术成果转化指导(4周)

学术成果输出体系
项目建立三级成果认证机制,学员完成研究计划后可通过答辩获得:
成果类型 | 获取要求 | 认证机构 |
学术评估报告 | 完成80%课程学时 | 交大教务处 |
研究论文 | 通过盲审答辩 | 国际期刊联盟 |
全球创新培养方案
项目设置四大特色培养模块,构建完整的学术能力发展路径:
- 学术写作工作坊(每周2学时)
- 跨文化沟通训练营(每月1次)
- 科研数据可视化实践(项目制)
- 国际学术会议模拟(学期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