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级 | 核心教学内容 | 课时分布 |
---|---|---|
高一 | 硫氮化合物解析|化学反应速率实验|化学平衡专题 | 12课时精讲+4课时实验 |
高二 | 烷烃烯烃深度解析|有机反应机理|同系物计算技巧 | 16课时精讲+8课时计算 |
高三 | 元素周期律特训|电离水解突破|高考真题解析 | 20课时专题+10课时模考 |
采用三维教学法,将理论推导与实验操作相结合。每周设置专题研讨课,针对氧化还原反应、化学平衡移动等高频考点进行专项突破,课堂配备自主研发的分子结构模型教具。
每模块设置阶段性测评,重点检测学生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、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等核心能力的掌握程度。建立错题追踪系统,针对晶体结构判断、水解平衡计算等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。
基础阶段(1-4周):系统梳理必修一化学键类型、元素周期表规律等基础概念,通过晶体结构模型搭建实验强化空间想象能力。
提升阶段(5-12周):深入讲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,特别强化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反应规律,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进行解题思路训练。
冲刺阶段(13-16周):针对高考热点设置专题模块,包括化学平衡常数计算、原电池原理应用等难点突破,通过仿真模考提升应试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