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GCSE,全称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,是国际普通初级中学毕业文凭,全球14-16岁年龄段考试人数蕞多的课程体系之一。
IGCSE课程作为读A-level、IB课程前的衔接课程,IGCSE课程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初三、高一年级的课程。与体制内初中课程在课程内容与考试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。它的程度和要求都要比初中课程高。很多从体制内过渡到IGCSE的学生,由于不了解IGCSE的学习特点,跟不上课程节奏,最终没有拿到理想成绩。
国内的初中高中课程与国际课程相比,无论是学科体系、课程重难点、授课形式还是考试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,如果大家打算转轨国际课程,一定要做好语言准备和英式课程学习的思维准备。学生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套全新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尽快适应IGCSE的课程模式。
IGCSE如何选课?
首先我们要知道,IGCSE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,对于所有IGCSE同学,都必须学习数学,英语和科学三门选修课程。
英语包括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(部分学校不要求学习英语文学),科学科目由生物,物理和化学构成,同学们至少学习并拿到两门IGCSE科学科目证书。
也就是说,IGCSE至少需要选择5门基础科目。
选修课程方面,有三个基本原则:
选择与理想专业高度相关的学科。比如大学想学习音乐这种艺术学科,则在IGCSE时期选择音乐学科是有一定必要的。
选择高分率较高的学科。相比英语文学,数学这种难度较高的学科,中文,历史,宗教研究更容易拿到高分,像中国学生学习中文科目也有着一定优势。
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。有兴趣才有动力,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科目,会有更多的学习动力!
也就是说,最少应学习5-6门IGCSE科目,一般情况下的学生选课数量在6-10门之间。
IGCSE学科制度
1年制IGCSE课程:
学习周期为1年,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课程并且考试,1年制课程选课自由度较低,很多学科内容(如物化生、经济等),都是必修的。
2年制IGCSE课程:
学习周期为2年,2年制的IGCSE课程开设的科目较多,选课的自由度较高。
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如何来选择1年制IGCSE或者是2年制IGCSE课程,两者没有好坏之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