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赫贤学校的创新教育体系中,设计思维课程作为核心组成部分,构建了从认知到实践的三维培养框架。课程采用阶段递进式教学,通过真实场景下的项目实践,持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。
培养维度 | 教学方法 | 能力产出 |
---|---|---|
问题洞察 | 实地调研与用户观察 | 需求分析与场景建模 |
方案构建 | 头脑风暴与原型设计 | 创意转化与技术实现 |
成果验证 | 用户测试与迭代优化 | 产品思维与市场意识 |
课程实施采用螺旋上升式设计,每个学习单元包含完整的问题解决闭环。在初中阶段,学生需要完成超市消费行为观察项目,通过用户访谈记录和购买动线分析,提出商业空间优化方案。高中阶段则涉及社区服务设计,要求学生制作可交互的数字化原型并进行可用性测试。
教学团队特别注重学科融合,在智能硬件开发项目中融入编程知识,在环保产品设计中结合材料科学原理。这种跨学科整合使学生的解决方案既具有技术可行性,又符合人文关怀要求。
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的真实项目包括校园垃圾分类系统优化、适老化产品设计等社会创新方案。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已获得市级科技创新奖项,充分展现了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效果。
课程评价体系突破传统模式,采用过程性档案袋评估法,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。教师通过观察记录、项目日志、同伴互评等多维度数据,形成个性化的能力发展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