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:30-21:00
来源: 常州新世界教育 编辑:佚名
刚刚过去的2018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,除开普遍考生吐槽翻译题之外,对于四六级考试本身的争议,也持续不断,不少网友认为,四六级已经无法检测出受试者的真实水平,因为其纯粹是考生通过不断的题海战术,针对应试,去准备的一门考试,除开通过后你所能得到的一本证书,对于日常的运用,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
在我看来,四六级存在着一些问题,包括弱口语评测,对于英语的日常运用衔接的不够紧密,固定的题型,也需要针对性的做习题去巩固模式,不能完全反映出受试者的水平,但是其存在价值不应该否认,蛮目的否定四六级,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做法。
一场考试当然只能反映近期的水准,特别是语言考试,水平并非稳定不变,像雅思托福等国际性的英语考试,也有着2年有效期的限制,任何考试都不能做到十分的全面,应试的准备,固然有次弊端,但是实际上也能一定程度上体现考生的水平,我们评价一个考试有无存在的必要,不能单纯从应试的性质出发,还要考虑其整体结构,四六级考试有否真正起到衡量考生语言水平的作用,而后,再去探讨其中的合理性,以及改革的空间。
事实上,四六级考试的组织方也在不断的去推进更合理化的改革,比如口语的体现,以及将来不排除其他进一步的调整。未来,四六级考试当然应该不断改革,向着更合理、更全面的方向进步,但在整体考试结构不存在重大问题的情况下,其意义不应被否定。